您是皮肤过敏的患者吗?您了解治疗皮肤过敏的药物吗?
过敏性皮肤病表现为面部、身上出现皮肤红斑,伴随痒或痛感,以及荨麻疹等。对于症状轻微的皮肤过敏,可以自行选购非处方药治疗。目前属于非处方类治疗皮肤过敏的药物主要是三代抗组胺药。
大家所熟知的扑尔敏为第一代抗组胺药,过敏性皮肤疾病,如风疹块、过敏性药疹、湿疹、虫咬皮炎首选。服用后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嗜睡和乏力,所以驾车族在服用这类药物后不要开车。另外,此类药物还具有抗胆碱能作用(引起口干、眼干、视力模糊、便秘、尿潴留等症状),所以服用此药后应多喝白开水。前列腺肥大、青光眼、肝肾功能低下者因能加重病情需慎用,用前咨询药剂师。
第二代抗组胺药以氯雷他定(开瑞坦、克敏能)为代表,可以用于急性、慢性荨麻疹、瘙痒性皮肤病和其他过敏性疾病。副作用很少,几乎无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和镇静作用,引起嗜睡、口干等副作用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。但注意这类药物与酮康唑、伊曲康唑和红霉素合用时会加重上述不良反应,故应避免同时使用。有肝功能损害或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应慎用。
第三代抗组胺药包括左旋西替利嗪、非索非那丁、地氯雷他定和乙氟利嗪。近年来发现某些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对心脏有毒副作用,一些品种已经逐渐被临床淘汰。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相比,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的副作用更少、疗效更好,特别是对心脏的副作用显著降低。由此可见,技术在不断改进,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在逐渐减小,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,在治疗皮肤过敏时,必须进行专业治疗。
治疗顽固性过敏最有效的措施是寻找出过敏诱发因子(过敏源),但要在2万种不同的诱发因子中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犹如大海里捞针。最新权威实验证实:过敏人群体内自由基数量比非过敏人群高许多!自由基对人体免疫系统侵害是过敏体质形成的基础,还会直接氧化人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,这两种主要分布在人体的粘膜系统,口腔粘膜、鼻粘膜、肠胃粘膜等,自由基作用于这两种细胞的细胞膜,导致细胞破裂释放出其中的致敏介质,如:组胺、5-羟色氨酸、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等,这些致敏介质在过敏源的刺激下就会让人体产生过敏的症状,同时易过敏人群的免疫力都很低下。因此,改善皮肤过敏就要清除自由基、提高机体对过敏源的耐受度。
传统抗过敏药多为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,不但会致人困乏疲倦,对肝肾还有损害,而激素更可能导致肥胖、感染、色素沉着等问题。另外这些抗过敏药多在用时见效,一停药就复发,症状甚至更重。
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关于免疫脱敏治疗的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指出,“免疫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彻底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性治疗方法”。
国际过敏研究权威组织也提出,“使用高品质的标准化脱敏制剂,同时应该使用最佳的过敏症治疗方案,包括清除过敏源、患者免疫修复、过敏并发炎症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”,简称“联合疗法”。
由美国嘉康全球首创纯植物“全效免疫脱敏联合疗法”,开创了过敏治疗的新纪元。“全效免疫脱敏联合疗法”是美国嘉康与美国过敏研究中心几十年临床研究的结晶。获得美国FDA注册号,是欧美市场稳定成熟的产品,欧美几百万患者见证功效,有超过万名欧美家庭医生推荐使用。